逐浪而行,筑梦鹭岛|厦门铁人三项赛精彩举办
2022-11-06 22:01 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
11月6日,2022年厦门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暨U系列锦标赛、中国·厦门铁人三项公开赛进入了第二个比赛日,今天进行的是公开赛分龄组比赛、专业组混合接力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分龄组运动员、15支混合接力队伍参赛。
清早的环东海域滨海浪漫线,风轻云淡,海天一色。来自全国各地的铁人站上期待已久的赛场,在现场数百人高唱国歌的热烈气氛中,比赛拉开序幕。
本次公开赛设有全程分龄组、半程分龄组、骑跑两项组等共计14个组别。
8点,全程分龄组滚动出发,运动员踏浪而行、飞身入海,海面上被星星点点的橙色跟屁虫点缀着,煞是好看。上海毅力特铁人三项俱乐部李郴不负众望,21分27秒,率先起水。相较于参加专业组比赛时的分秒必争,实力不凡的李郴在分龄组比赛中放慢了节奏,更加享受比赛的过程。
吹着海风骑着车、跑着步,是很多老铁梦寐以求的比赛场景,今天在厦门环东海域滨海浪漫线实现了。海风海景、平坦赛道,运动员在激烈比拼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厦门独特的海岛风情。1小时58分48秒,伴随着现场观众热情的欢呼声,李郴率先冲过终点,拿到了全场全程分龄组冠军。
和李郴的“一帆风顺”不同,全场女子全程分龄组冠军于姝珺在T1换项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迷失在“车海”中,没能顺利找到自己的自行车。好在于姝珺并没有因此打乱自己的比赛节奏,找到自行车后迅速调整,推车出换项区,飞身上车,一气呵成,开始了自行车赛段的比赛,并将领先优势保持到最后,最终以2小时26分20秒的成绩夺冠。
赛场上轻松夺冠的李郴,背后是自律的训练和艰辛的付出。
现在在西安康桥国际学校担任游泳教师的他分享了自己每天的训练:每天4点起床,先完成10公里左右的跑步再开启一天的工作,利用中午午休的时间游泳,晚上下班后骑车,每天的训练量是一个“标铁”的量。周末还会“加量”,完成70.3公里的训练量。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才成就了分龄组赛场叱咤风云的李郴。
在李郴的带领下,西安康桥国际学校也组织了青少年铁人三项队,李郴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学生的榜样,带动大家一起参与铁人三项运动,也期待明年带着学生一起参赛。
专业运动员出身的于姝珺在赛场和运动员们齐唱国歌的瞬间被点燃,她说那一刻她激情澎湃、热泪盈眶。“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比赛能顺利举办,非常感谢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厦门市体育局的担当,感谢厦门体育产业集团的精心组织,给大家创造了这么好的比赛机会。厦门气候舒适,风景很美,平整的赛道条件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希望厦门明年还能继续举办,明年我还来参赛!”于姝珺说。
厦门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本土作战,这次有近70名运动员参赛。
获得45-49年龄组亚军的吴舒挺,也是厦门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的教练。时隔两年,厦门能再次举办铁人三项比赛,吴舒挺表示非常开心。在赛后交流的时候,听到外地运动员对环东海岸线优质赛道的认可、对厦门风景的赞赏,他由衷地希望厦门能多举办高水平、高规格的铁人三项比赛,也真诚欢迎来自全国的铁友到厦门“斗阵”打铁,享受铁三。
在赛场上,冠军冲线的高光时刻令人激动,最后关门一刻仍在坚持不放弃的运动员同样值得敬佩。
4小时23分20秒,全程分龄组最后一个运动员刘春克在大家的掌声中完赛。曾是边防军人的他因公受伤,导致左腿肢残。热爱跑步的他,心中一直有个“铁人梦”,今天的比赛是他第一次参加铁人三项比赛,第一次报名就报了全程比赛。他说喜欢铁人三项挑战自我的精神,也希望通过比赛证明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情他也可以。人生不能设限,他希望残疾人朋友能一起走出房间,走出阴影,热爱运动,拥抱生活。
下午进行的是混合接力比赛,混合接力每队4名选手,每棒选手都需完成300米游泳、6.67公里自行车、2公里跑步,比赛距离短,竞争更加激烈。
最终本土作战的福建铁人三项队,在现场亲友团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和欢呼声中,拿下了优秀组和少年组混合接力的冠军。赛后,年轻的团队表示,和个人比赛不同,混合接力比赛更能体现团队的力量,每一个人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一场比赛、一起拼让大家更有闯劲、更团结、更有力量。
山东浩沙铁人三项队获得了青年组冠军。
本次比赛由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厦门市体育局主办,厦门体育产业集团承办。厦门具备得天独厚的开展铁人三项运动的自然条件优势,2021年国家铁人三项队曾在厦门集训,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训练基地落户厦门。
厦门市政府也将“与国家级体育协会合作协同培育铁三自主品牌赛事”写进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中,为铁人三项和厦门的深度合作指明了方向。未来,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将在厦门推动训练基地、体育旅游、铁三产业等“体育+”多元业态发展,打造铁人三项与城市深度融合发展的“厦门模式”。
比赛落幕
厦门铁三精彩待续~
(编辑:张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