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2月,我参加了由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组织的铁人三项初级教练员培训班浦东站的学习。

  时隔半年,2022年7月11日,参加了由盐城铁人三项协会、青岛老铁铁人三项俱乐部联合主办的“2022青少年铁人三项夏令营(盐城站)”的执教,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夏令营执教工作。

  短短一周的时间,在孙佩林总教练的带领下,和盐城铁三协会的教练团队及搭档张教练一起指导小营员训练,并和小营员们一起快乐成长。

  回顾这一周的执教,感触良多,孩子们的拼搏精神、教练团队的专业敬业、盐城团队的细心与责任心,都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更加坚定了当初想要成为教练的选择。我想借用中国铁人三项运动价值观,也是盐城铁人三项协会印在基地外墙上的六字信条来开启我的这份回顾总结:热爱、坚持、超越!

  挑战

  这次夏令营,如果要问我最大的挑战,我想可能就是炎热的天气。7月11日第一天开营,我们就迎来了据说是158年来最严重的高温,气温40度,头顶是炎炎烈日,滚滚热浪迎面而来,即便只是站在原地什么也不做也会大汗淋漓,更何况还要完成当天的训练内容,对于我们教练团队和队员都是极大的考验。开营前,我们就为第一天的教学计划做了3套方案,并针对高温天气做好了应急预案。

  但是早上开营仪式结束后,我们发现依然低估了当天的高温天气,为了避免孩子们中暑,我们教练团队当即对教学内容做了实时调整:尽量让孩子们站在有树荫的地方,降低运动强度、减少在阳光下暴晒的时长、增加间隔休息的频次,以及要求孩子们多次小口补水……我们盐城铁三的保障团队立刻为孩子们准备好清甜的绿豆汤和充足的饮用水。


  骑行教学也是整个夏令营期间最令我们紧张的环节,由于大部分孩子没有经历过系统的骑行课训练,骑行习惯较差,部分孩子甚至刚刚学会骑自行车,一些孩子的自行车尺寸也有问题…… 而骑行又是在三项中比较容易出现危险的环节。因此,我们针对孩子们的骑行情况重新设计了骑行课教案。

  首先我们对孩子们的自行车做了全面的安全检查,要求拆除自行车上的安全隐患,包括脚撑、锁链、储物夹包、储物篮等;其次,教会孩子们每次骑行前都要做M检查,让孩子们充分了解骑行中的安全规范;我们还根据骑行能力将队员分成3三组,由不同的教练带领学习,以避免人数太多导致的安全隐患。

  初级组重点指导骑行的基本规范:包括推车前进、头盔的佩戴方法、双手推车、静态上下车、如何使用刹车系统等。

  中级组重点指导骑行中的技巧:包括转弯中的规范操作、如何快速佩戴头盔,以及换项中的上下车技巧等。



  高级组侧重于换项的全流程模拟练习,以及模拟真实赛道中的U型弯掉头等。

  另外,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在封闭赛道中进行模拟比赛环境的骑行训练。

  第一天晚上,在结束对住宿生的查房工作,安顿好孩子们的作息后,我们教练团队开始对第一天的教学情况全面复盘,基于游泳、骑车、跑步三个项目,逐个分析每一位小队员在各项目中的运动能力,并讨论出了后续教学的分组方案,基于分组方案,对后面的教学安排做了新的调整。这样的每晚总结例会一直延续到整个夏令营结束。

  半夜一点多例会结束后,身心疲惫的我和孙教练开玩笑:“没想到当教练带夏令营比我自己练还累!”孙教练也告诉我们,按照他以往的经验,每一个夏令营第一天都是最累的,后面就会越来越顺的。

  坚持与超越

  盐城夏令营的孩子们最初给我们的印象是:对铁人三项的认知较少,大部分小队员几乎没有参加过和铁人三项相关的训练,部分孩子甚至连骑自行车也磕磕碰碰。最初我们教练团队甚至担心这些孩子在第二天就因为怕苦怕累退出夏令营不来了,但正是这些“新手”孩子们最后爆发出的惊人的毅力和韧性,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当我们第二天一早点名时看到全员到齐一个不少,第三天、第四天、每一天早上孩子们都准时整队站在铁三基地前的小广场上时,当孩子们在训练场上努力拼搏,每天课后不肯回家主动要求加练时,当他们的爸爸妈妈安安静静地坐在训练场边上给予他们支持时,孩子们的毅力和决心,孩子们父母的全力支持,鼓舞和激励了我们教练团队,让我们对孩子们的信心一天一天增强。

  我们这个夏令营里,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游泳能力较差,加之盐城铁三基地的游泳池是建在开放水域之上,第一天游泳测试的时候,很多孩子甚至不敢下水,抱着浮板或带着臂漂不肯放手,而这些大部分属于10-13岁年龄组的孩子是需要在结营的时候参加超短距离的小铁人等级评测,独立完成300米游泳项目的。这一度让我们教练团队非常为难。

  在经过教练团队的研究商讨后,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原则,我们把孩子们分为3组,无法独立完成游泳的孩子交给由孙教练带领的团队,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分为自由泳组和蛙泳组,分别由我来带蛙泳组,由张教练带领自由泳组。孙教练负责帮助孩子们克服对开放水域的恐惧,建立信心,掌握游泳的基本要领,然后在每天游泳训练结束后,把能够独立完成游泳的孩子调换到我们的队伍中,再由我和张教练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订练习方案,帮助他们矫正泳姿、提高游泳效率。


  孩子们也非常给力,每天下午训练结束后围着我们教练,纷纷主动要求留下来加练游泳,还有两位队员每天早上6点准时出现在基地,由家长带领着下水练习,有队员即便膝盖有伤,也不愿意放弃训练,坚持要求下水……孩子们的执着和努力鼓舞着我们教练,让我和张教练下定决心要帮助他们达成游泳目标,也正是他们自己的这份坚持和努力,使得在结营测试赛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在不借助辅助器材的前提下完成游泳项目。


  结营测试赛中,作为游泳项目观察员的我,站在出发线上,看着一个个孩子自信坚定地跳下水出发、在泳池中奋力拼搏,想起三四天前他们还站在泳池边不肯下水的样子,过往几天的画面快速在眼前闪过,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铁人精神的传承”!

  我们的教练团队、孩子的父母,我们这些铁人三项爱好者们,把铁人精神的种子悄悄地埋在孩子们的心里,用言行影响着孩子们,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这份精神得以一代一代传承于我们这些平凡的普通人之中,最终必然能够铸就孩子们不平凡的未来。这样想来,做教练这件事情似乎又更多了一份深刻的含义。

  热爱

  如果要问我这一周夏令营执教最大的感受,我想说是“热爱”。在这一周里,我感受到了身边每一个人对铁人三项运动的热爱,这份热爱让这些人发自内心的几乎是不求回报的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多做一些,做好一些。

  我们的主教练孙佩林,在训练营期间,不但认真抓训练,还非常执着地抓孩子们的纪律、礼仪,教孩子们为人处世、尊师重道,这是教书育人的执念;我们盐城团队的负责人徐教练,每天早上6点前就打开基地的大门,为一天的教学做好准备,每天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基地;全教练、黄教练和几位同是铁三爱好者的家长,只要孩子们在泳池训练,不论多早多晚,都站在泳池边照顾安全;后勤保障团队的几位老师每天亲自为孩子们做早饭、熬粥、熬绿豆汤、煮玉米,在住宿生起床前已经把丰盛的早餐摆在桌子上,以保障孩子们一天的营养,一箱一箱的矿泉水准时送达每一个训练集合点,确保孩子们随时能补充水份;周教练发挥自己语文老师的专长,引导孩子们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的训练感受,并坚持为每一位孩子批改文章,逐字逐句点评辅导、表扬进步的孩子,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摄影师团队不论当天多么炎热,都奔波于各个训练点之间,为大家记录精彩的瞬间,拍下深受家长好评的精美照片,甚至有家长感叹自己的孩子是加入了一个运动写真夏令营……

  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构成了我们这个有血有肉完完整整的夏令营,让这个夏令营不单单只是一场运动夏令营,更成为一个帮助孩子们德智体全面成长的夏令营,成为孩子们这个夏天最深刻的美好回忆。



  同时,这份热爱感动到我,我觉得它会成为我未来教练生涯中的一盏灯,引领我在教练这条路上不断前行。


(编辑:邱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