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关于参赛安全,老铁你知道多少?
2021-06-30 17:59 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
今年6月是国家的
第20个“安全生产月”
小编整理了一些
有关参赛安全的主要流程、安全措施等
老铁们
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吧~
铁人三项是以游泳、自行车、跑步或其中两项组合为基本比赛形式的相关多项运动的统称。
铁人三项运动健康阳光、亲近自然、充满挑战,倡导“融入自然、成就自我”的生活理念;铁人三项比赛形式多样、距离有长有短,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它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
赛前准备
报名
竞赛规程一般会在中铁协官网、赛事官网或通过其他渠道提前公布,同时开启赛事报名。运动员须仔细阅读竞赛规程,根据竞赛规程说明的方式进行比赛报名,预定食宿交通,合理安排训练,积极做好各项参赛准备。
评估健康状况
铁人三项比赛具有赛程长、强度高、赛场环境不稳定等特点,对参赛运动员的刺激是剧烈和深重的,会不可避免地引发急性伤病,以心血管、呼吸、中枢神经、胃肠道和运动(骨骼和肌肉等)系统的刺激或损伤为主,重者可危及生命。
由于急性伤病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赛前参赛运动员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循症系统监控、积极防治伤病、建立健康档案等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报名前结合体检报告、医师意见评估自身健康状况,以确认是否可以参加铁人三项比赛。
评估运动能力
参加铁人三项比赛,运动员需具备完成比赛的各项运动技能和能力。参赛运动员应根据自身掌握的运动技能、运动水平、对参赛项目的身体和心理的适应程度以及个人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参赛项目。
对于包含公开水域游泳的铁人三项比赛,首次参赛运动员须提供深水合格证,无深水合格证的须在赛区参加铁人三项游泳能力测试,否则不得参赛。
参考测试方法如下
1.连续游泳200米
2.头、手露出水面踩水30秒
从安全角度考虑,参加铁人三项比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身体运动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发展过程,比赛距离应先短后长,赛道难度上先易后难,项目组成上先简后繁。
办理参赛保险
根据铁人三项竞赛规则,所有参赛运动员均须自行办理比赛期间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保险,否则不得参赛。
进行比赛
出发
游泳出发有跳水出发、水中出发、跑动出发几种形式。如采用跳水出发形式,要注意与左右运动员保持足够间距,控制动作幅度,避免相互蹬踏、碰撞;入水角度不宜过大,避免触底受伤。如采用水中出发形式,则要注意缓慢入水,避免刮伤,出发前把稳扶好。
出发时,运动员要注意保持在出发线后,听清裁判员口令和出发信号,不要抢跳(跑)。
游泳赛段
游泳比赛可以采取任意泳姿,必须佩戴组委会统一提供的游泳帽。游泳赛段初始阶段应掌握好游进节奏,自然水域要时刻注意保持正确方向,逐步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呛水和抽筋。
在体力不支或紧急情况下可以在水中抓住水线、浮标或静止的船只休息,但不能借助上述方法游进。
比赛时一旦出现呛水、抽筋等危险现象,运动员一定要保持镇静,并立即举一手过头摆动以示紧急求救,一经正式救助(救上船),则必须退出比赛。
游泳结束通过上水台阶、斜坡、通道时要注意脚下、避免摔倒,泳帽等比赛装备要带到转换区,不得随手丢弃。
转换区
项目之间的转换在“转换区”进行,注意放车的时候要记住自己的位置,以免游泳结束上来以后找不到地方。
在转换区内,所有个人比赛装备须放在自己的位置上,如赛事组织方提供物品存放盒,则所有已经使用的比赛装备必须放至盒内。
注意在从车架上取自行车之前,务必要先戴好头盔并系紧;自行车比赛结束后,要先将自行车放到位,再解开头盔。
整个过程是:戴头盔—取车—自行车比赛—放车—解头盔,尤其是新人参赛,要反复演练这个过程,避免犯规受罚。
注意在转换区内是不可以骑行的,要一直将车推至出口处的“上车线”后,方可上车骑行;同样,完成自行车比赛后,在抵达转换区入口处的“下车线”之前必须下车,推行进入。
赛前应提前观察上、下车线的位置,在结束自行车比赛接近下车线时,应提前减速,准备下车。
自行车赛段
上下坡和弯道较多的自行车赛道,要特别注意骑行安全。赛前应根据组委会的安排提前熟悉赛道,赛中遇到下坡、急弯等危险路线,应提前减速、量力而行、确保安全。
如发生摔车事故,应立即向赛道工作人员、志愿者求助,如条件允许应立即转移至赛道外,避免二次事故。待医疗人员评估后,如无法继续比赛,应遵从医疗人员意见;如可以继续比赛,应以安全的方式重新进入赛道。
圈数比较多的自行车赛段,为避免少圈或多圈,运动员需要自己记清楚圈数。骑行中运动员应根据身体需要适时补充水和能量。自行车赛道上不允许随意丢弃垃圾。
跑步赛段
跑步是铁人三项比赛中的最后一个赛段。在比赛中,要及时关注赛道地形的变化,注意控制速度,以免发生意外。若发生意外摔伤,应立即向赛道工作人员、志愿者求助,如条件允许应立即转移至赛道外,避免二次事故。
待医疗人员评估后,如无法继续比赛,应遵从医疗人员意见;如可以继续比赛,应以安全的方式重新进入赛道。对于首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更重要的是完成比赛,不要过度追求完赛时间和名次,安全第一。
跑步赛段要注意控制比赛节奏,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分配体能。跑步赛段较易发生脱水、中暑、体能衰竭,这时亟需补充水、电解质和能量。
跑步赛段为运动员设置饮水点和降温设施,补水时注意每次补充的量不宜太多,以50毫升左右为宜,如果多了不但不利于吸收,还可能引起胃部不适和心脏负荷加重,剩下的水可以浇在头上或身上,帮助降温。补水后,注意要将水瓶、水杯丢弃在指定区域,避免影响其他运动员比赛。
通过终点
运动员完成跑步赛段比赛,要注意进入终点冲刺通道。业余运动员冲刺时要注意控制速度,防止运动过激引发的心脏问题。
比赛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保持小步跑或走,让四肢血液回流至心脏,防止因运动骤停血液停留于四肢肌肉,导致心脏缺血引发的猝死。
运动员通过终点门后,志愿者会递水、浴巾、纪念奖牌,收取计时环等;这些环节完成后,运动员可进入混合区接受采访或进入恢复区休息、补给、恢复。
运动员参赛安全守则
1.正确认识参加铁人三项比赛所面临的风险,理性参赛。
2.提供真实证明材料,杜绝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行为,诚信参赛。
3.遵守体育道德,严禁使用兴奋剂,遵守规则规程,维护比赛秩序。
4.严格按照本指导意见进行身体检查与监控,办理参赛保险,签署参赛声明书。
5.运动员须认识到,本指导意见说明的参赛资格审查程序,仅仅是作为运动员参加铁人三项比赛的最低资格条件,由于测试和检查方法的局限性以及“人身体状况的可变性”,通过审查并不表示运动员可以安全地完成铁人三项比赛。
运动员须时刻保持对自身身体状况的监控,赛前如遇感冒、发烧等急性疾病,应立即主动放弃比赛;比赛过程中如出现胸闷、胸痛、心慌、恶心、呼吸困难、异常疲劳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比赛,并向最近的医疗点或赛事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