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借品牌赛事 打造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
一座城市必须有独有的特色、响亮的品牌,才能在“注意力经济”中脱颖而出。为打造“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的概念,威海市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体育活动,作为展示城市形象、推介城市名片的载体。本年度,威海市举办了世界帆船锦标赛、中国威海长距离铁人三项世界杯系列赛两项精品赛事,威海市市长孙述涛表示:两项国际赛事的举办,启动了威海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行动的“重台戏”。
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一面接陆,拥有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难得的旅游、度假、疗养胜地。全市陆地面积56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0万人,城市不大,但特色鲜明。
一是历史文化底蕴比较深厚。威海是秦皇汉武都曾亲临祭祀的“日神所居之地”、道教全真教的发祥地、明朝设卫屯兵的海防要镇、清朝北洋水师的诞生地、中日甲午海战的见证地、英国在华的租借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秦风古韵、现代文明、中英文化、中韩文化、中日文化在这里交汇,为威海增添了极具魅力的文化特质。
二是人居环境优势比较突出。威海是知名的人居城市,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等荣誉,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方面的国家级奖项基本囊括。
三是经济发展活力比较充足。改革开放以来,威海成功地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把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海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并以开放和创新有机融合、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城乡区域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模式,被评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之一。
蓝色 休闲 宜居提升“软实力”
地级威海市成立20多年来,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腾飞之后要取得新突破,就必须依靠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在经济“硬实力”上打下基础后,威海市若要打造新优势,就必须在文化“软实力”上下更大的功夫。近期,威海市广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考察座谈,为威海的旅游业、文化产业和城市品牌建设把脉定向、出谋划策。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的形象品牌。
“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这以品牌宣传语所传递的内涵和理念,蕴含了三个关键词。
蓝色 2009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一重大决策使山东半岛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威海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威海全市海岸线占山东省的1/3、全国的1/18,水产品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是全国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渔具制造基地和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0%。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威海市规划建设了海产品生产加工、船舶修造、港口物流、滨海休闲旅游度假、新能源产业和现代石化等六大海洋优势产业基地。蓝色经济成为威海经济的支撑和亮点。
休闲 休闲是新兴经济的未来,将成为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产业和朝阳产业。同时,休闲产业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涵盖一、二、三产业,辐射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带动能力。威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阳光充足,沙滩细软,海岛秀丽,温泉众多,特别适合发展旅游、文化、娱乐、服务和体育等休闲产业。
宜居 一个地区是否宜居,最关键的是环境:一是大自然赐予的自然生态环境,二是后天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三是适合生存与发展的创业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威海最大的比较优势。去年,威海市推出了“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旅游形象品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再度提出了“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的品牌,强调“宜居”,把“世界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品牌的个性特质,威海市也向世人传递这样的信息:威海要打造世界级的精品人居城市。
借赛事求突破
为打响“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的品牌,威海市围绕实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行动,结合办好HOBIE(霍比)世界帆船锦标赛、中国威海长距离铁人三项世界杯系列赛,从三方面入手,努力在文化资源挖掘、相关产业发展、城市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第一,强化战略规划,努力使城市的品牌定位更好地融入城市化进程。“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体现了威海的城市定位,决定了威海的发展方向。威海市结合城市拓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区划分,为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留足了发展空间。同时,在规划上加强了海岸线和山体的保护,临海岸线原则上不进行工业开发,全部预留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
第二,强化产业培植,努力使城市的品牌定位,更好地体现到经济发展中。“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品牌,必须有强大的产业支撑,才能够真正打响。威海市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设立专项基金,运用市场手段,推动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第三,强化载体建设,努力使城市的品牌定位更好地得到宣传推介。举办品牌赛事和重要活动,是培育发展休闲经济、打造城市品牌的有力举措。近年来,威海积极争办国内、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每年举办的大型会展活动都在200个以上。除了今天推介的两大赛事,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中国建筑设计大奖赛、国际渔具博览会、海洋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少儿艺术电视大赛定期举办,中国时装设计大赛确定在威海连续举办10年。
赛事以及大型会展活动的举办,对威海市的形象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以9月26日结束的铁人三项赛事为例,赛事新闻宣传部除山东媒体外,还邀请了20多家国内主要新闻媒体采访,对于赛事进行全方位报道。此外,新闻宣传部还协调各级部门,在高速公路、公交车、火车站、机场,包括建筑围挡、广告牌、刀旗广告各种形式,展示赛事的宣传口号、活动宗旨等,全方位广角度地宣传了赛事活动。
“所有这些符合城市品牌定位的国际蓝色休闲运动和主题节会活动,对于提高威海的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我们整合全市的力量,紧紧围绕‘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统筹做好宣传推广,最大限度地扩大规模效应、品牌效应,提高威海的知名度、美誉度。”孙述涛说。
(编辑: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