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国际铁人三项赛--新颖赛道增加比赛观赏性
“太过瘾了,尤其是自行车赛段,有一半都在山里,太漂亮啦!”荣获2010年太平湖国际铁人三项挑战赛男子30至34岁组全程冠军的党琦兴奋地说。自2006年接触铁人三项以来,他拿到过很多冠军,但参加像黄山这样“非环形”赛道的比赛还是第一次。
北京昌平、福建福州、杭州千岛湖,2010年,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发展迅速,赛事越来越多,但前面几站比赛均在环形赛道上进行,游泳—自行车、自行车—跑步的转换区均设在一起,选手们只要沿着转换区周边的赛道进行环形比赛就可以了——这也是国际铁人三项联盟倡导的标准化比赛场地设置。
然而,在黄山太平湖举办的国际铁人三项挑战赛,却摒弃了这样的做法,沿着太平湖进行的1.5公里游泳上岸后,选手们进入第一个转换区,但随后便开始了直线型的自行车赛道,即A点到B点的直线型模式,这种设置非常新颖。
据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负责路线的官员秦建秋介绍,此次赛道的设置,一方面是受黄山区太平湖地区道路的影响,太平湖周边的公路环绕一周要超过100公里,无法设置赛道。而风景秀丽的太平湖再加上沿途黄山景区的风景,如果放弃举办赛事,又显得非常可惜。因此,经过两次勘察路线以及最后的商讨,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最终决定尝试这种非常规的赛道设置。
“之前我们也尝试过这样的形式,2003年和2004年分别设置过有两个转换区的赛事路线,即将举行的嘉峪关站的比赛也是这样的赛道模式。其实,这样的赛道对于运动员非常好,尤其像黄山太平湖的比赛,我们的自行车比赛有20公里都是在山里,自然景观不断变化,这有助于运动员缓解疲劳。”秦建秋介绍说。
不过,非常规的赛道设置,也为办赛制造了不少麻烦,比赛线路覆盖较广,中间人员的转场等都让竞赛工作难度增大。好在,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与组委会做了很大努力,做足准备,安保、医疗、竞赛、场地器材等部门,根据比赛路线安排各自工作,效果不错。
“随着赛事的增多,我们的比赛设置类型越来越多,有像福州、千岛湖、北京,以及即将举行的日照全国锦标赛、广州亚运会这些的正规赛事,也有像黄山、嘉峪关这样另外一种风格的比赛。两者并不矛盾,而且是相互补充的,这让铁人三项比赛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满,更加多样化。只要运动员喜欢,只要有利于此项运动的发展,我们就会继续做下去。”秦建秋说。(来源:中国体育报 王向娜)
(编辑: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