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会时代,奥运会赛场再利用意义非凡
“这里的一切都很不错,从赛事组织到比赛路线、场地设施等等,各方面都很好。”7月25日,伊朗领队米拉德在率领队伍参加比赛时,对北京昌平十三陵水库的北京奥运会铁人三项赛场发出了由衷地赞扬。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来到北京在奥运会赛道上亲身尝试和体验。
7月25日至26日,2009年红牛北京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赛暨全国冠军杯赛系列赛在北京奥运会场地举行,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后首次在奥运会赛场上举办的铁人三项比赛,共吸引了来自智利、乌克兰、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伊朗、中国等7个国家的近百名铁人三项专业运动员参赛。
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铁人三项部主任、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秘书长戚军介绍说,为了举办好北京奥运会,北京昌平区自2005年便开始连续每年举办铁人三项世界杯赛事。由于世界杯赛事的参赛门槛较高,最多允许男、女各75名运动员参赛,因此对于每个国家的参赛选手会有一定的数量和水平的限制,以致于很多运动员并没有机会来到这里体验奥运赛道,更别提业余运动员了。“本次举办洲际杯赛事,应该说降低了参赛门槛,不限成绩和排名,国内外的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都可以报名参赛,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们铁人三项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不仅能够让广大铁人三项运动爱好者有机会在体验奥运会赛场,向人们展现铁人三项运动所特有的‘融入自然,挑战自我’的精神,同时也是我们对北京奥运精神和文化遗产的最好传承与延续。”戚军说。
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国际铁人三项联盟给予铁人三项赛事组织一个很高的评价,认为北京奥运会的铁人三项比赛是“铁人三项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赛事”,戚军认为,如此宏伟、漂亮的赛场,我们没有理由不更好地加以利用,“中国铁人三项协会今后还会加强和北京市政府合作,在这里继续举办北京国际铁人三项赛事。”戚军说。
目前,北京市已成功申办了2011年世界铁人三项锦标赛,并开始着手筹备这一大型国际铁人三项赛事,“目前北京市政府已将昌平区确定为北京户外体育休闲集聚区,希望以铁人三项赛事为龙头,开展各项户外运动,使奥运场馆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焕发更大的活力。”戚军说。
(编辑: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