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铁人三项队11月1日在昆明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冬训。这也是国家铁人三项队第一次集中训练,在铁人三项世界杯北京站上表现不俗的王虹霓、邢琳都出现在此次集训名单中。这次国家队集训采取了有竞争的末位淘汰制,对运动员进行选拔,按编制将选拔出男女共16名运动员,这次冬训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明年的亚运会。

    冬训分阶段集中进行 综合训练成为重点

    国家队此次冬训分两个阶段进行。从10月9日到30日,在北京采取相对集中的形式进行训练。所有的运动员于10月25日参加了测试。(测试内容共有四项,分别是身体机能测试、游泳单项能力测试、自行车单发骑行能力测试和跑步测试。)第二阶段是从11月1日到4月30日,在昆明集中训练。重点是通过综合能力考核,选拔出正式的国家铁人三项队运动员。

    由于我国目前从事铁人三项运动的人群相对较少,所以对队员的选拔就受到了限制。许多运动员都是从其他单项运动转行练铁人三项的。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薄弱。所以此次集中训练也是为了加强队员的综合素质。中国铁人三项协会副秘书长戚军谈到,根据目前铁人三项运动的发展趋势,跑步能力的强弱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员最终的比赛成绩。协调好游泳、自行车和跑步这三个项目,最大限度的发挥选手的自身优势,国家集训队为此还专门配备了科研教练。

    突出以女子为重点 末位淘汰竞争加剧
 
    此次参加冬训的运动员共有24名。其中男女各12名。此次集训队人员选拔体现了“突出重点、保持规模”的原则,突出重点主要是突出以女子为重点,但还要保持一定规模。按队伍编制将选拔出16名(男6名、女10名)运动员,候补运动员8名(男6名、女2名)。

    从已往成绩看,我国女子选手成绩要好于男子。在2005年亚洲铁人三项锦标赛上,女子优秀组的争夺中,我国选手王虹霓夺得冠军,同时中国队还获得了女子优秀组的团体冠军。2005傲胜铁人三项世界杯北京站的比赛中,王虹霓和刑琳分别活动精英组第30和31位。中国女将和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在亚洲中国女将已经具备了和日本选手一较高低的实力。此次集训队的组成也突出了女子这一方面,选拔的有编制的运动员中有10人,要高于男子的6人。

    国家队集训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通过阶段性的个人综合能力的考核和比赛进行选拔调整,末两位的运动员将降为候补,候补的前两名运动员上升位正式的国家队运动员。

    副秘书长戚军说,此次参加集训的运动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出来的。水平都比较接近。末位淘汰制的实行将使得队伍的竞争更加激烈。队里将根据训练表现和完成训练、比赛的成绩优劣,奖优惩劣。这样的方式将有力的刺激运动员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另外,为使教练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工作,国家铁人三项队此次还成立了由自剑中心分管领导挂帅的队委会,实行队委会领导下的教练分工责任制。
 
    教练员及运动员名单

    教练员5人:

    女队主教练:孟超一(成都军区)
    女队教练:张剑(成都军区)
    男队主教练:康伟勇(八一)
    男队教练:1人(待定)
    科研教练:陈笑然(自剑中心)

    运动员:

    女子组:王虹霓(成都军区)、滕春春(八一)、邢琳(八一)、王盈盈(八一)、于姝君(成都军区)、陈荔红(八一)、刘芸(成都军区)、孟春燕(江苏)、刘兴东(江苏)、王毅(山东)

    后补:李滢(江苏)、成都军区1人

    男子组:姜智航(八一)、孔佳杰(上海)、邓荣虎(八一)、张一鸣(成都军区)、杨胜(成都军区)、周忠伟(成都军区)

    后补:方舟(八一)、耿文博(八一)、叶日明(成都军区)、金玺(八一)、刘浩军(甘肃)、八一1人

    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备战奥运会立足于早的指示精神,新组建的国家铁人三项集训队是今年10月中旬组建的。此后,国家铁人三项队将坚持长期的集中训练,直至2008年奥运会。集训之初,为锻炼队员的意志品质,全队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于红立)

(编辑:裴超)

相关新闻